menu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引言:生活的计划

斯多葛主义者的目标并不是要放弃生活中的情感,而是要放弃消极的情感。

斯多葛主义者寻求要发现的就是大脑如何保持安宁。

没有人生哲学的危险在于把日子用来追求毫无价值的事物浪费了生命。

第一部分 斯多葛主义的兴起

第1 章 哲学对生活感兴趣

许多哲学家向他们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人生哲学,教他们生活中什么事情值得追求,以及如何追求才是最适宜的方法。

第2 章 最早的斯多葛主义者

犬儒派哲学家注意到,神灵将轻松生活的手段赐予了人类,但是人类却对此无知无觉。因为我们需要抹了蜂蜜的蛋糕,油糕和这一类的东西,这就是人类发疯的地方,当有能力获得满足时,他们却选择过的不幸福。

斯多葛学派使用各种比喻来解释他们哲学中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比如他们声称斯多葛哲学就像是一块肥沃的土地,逻辑学就是将土地围起来的篱笆,伦理学就是庄稼。而物理学就是土壤。这个比喻说明的伦理学在他们哲学中所起的中心作用。

斯多葛学派认为要获得幸福生活需要有德行。那么什么才是有德行呢?一个有德行的个体,就是很好的发挥的人生而为人所应该有的作用的人, 也就是发挥了他的社会作用。

斯多葛学派所说的安宁,是以消极情感的缺席和积极情感的存在而为特点的心理状态。消极情感包括悲伤,生气,焦虑等积极情感,包括愉悦之类。

第3 章 罗马斯多葛主义

当一个哲学家演讲时,他的话应该是他的听众颤抖,使他们感到惭愧,当他说完之后,听众不是应该给他喝彩,而是应该被震慑得一言不发。

马可是斯多葛学派的杰出代表, 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也是斯多葛的践行者。著有沉思录。

第二部分 斯多葛主义的心理技巧

第4 章 消极想象:能发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人类不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在欲望老鼠圈中。 努力工作满足欲望A, 欲望A被满足后获得短暂的快乐, 接着适应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幸福感趋于平缓甚至回到初始状态。然后继续渴望欲望B, 继续拼命的工作直到该欲望被满足。

斯多葛学派应对这种状况的解法是通过消极想象提高自己享受当下的能力, 如果没有当前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会如何? 而不是适应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第5 章 控制的两分:论变得无敌

将事情两类,或者三类:

  • 完全可以控制的事情 应当关注
  • 不完全能控制的事情
    • 完全不能控制的事情 直接忽视
    • 能控制一些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事物 应当关注,在设计目标时应该设计内化目标, 抽取出其中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做好。

第6 章 宿命论:放下过去……以及现在

保持安宁的一种方式, 是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当成一种宿命, 尤其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已经发生的意外。 斯多葛主义的宿命论, 是针对过去的宿命论, 因为我们无法改变过去, 也无法控制过去, 所以我们应该直接忽视过去发生的消极经历。 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和未来。

第7 章 自我否定:论应对快乐的阴暗面

自寻不适 : 除了要生活的好像坏事已经发生在我们身上一样, 我们有时候还可以促使”坏事“真的发生。 原因有三

  • 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坚韧, 以便抵御将来有可能降临的厄运。
  • 一个时不时经历小的不适的人会变得更有信息, 认为自己同样也可能承受严重的不适。
  • 帮助我们享受已经拥有的东西。

第8 章 沉思:监督自我践行斯多葛主义

睡前沉思。

第三部分 斯多葛主义的忠告

第9 章 责任:论热爱人类

对立面: 有些人会认为责任是幸福的敌人拥有良好生活的最佳方法就是逃避所有形式的责任,我们不应该把日子用来做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应该用来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人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 一个很好的发挥了人的功用的人,就是既理性又社会化的。

几千年来,在各种文化中,那些仔细考虑过欲望的人,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无论什么东西,而终日劳作,都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或者安宁。

第10 章 社会关系:论与人交往

  • 人是社会性动物, 如果试图切断与其他人的联系,我们就会变得很糟糕
  • 避开有恶习的人。
  • 离开爱抱怨的人。
  • 避开非哲学家所举办的宴会。
  • 通过抑制我们对别人的想法,减少别人对我们生活的消极影响。例如,不要浪费时间去揣测我们的邻居在干什么,说什么,想什么。
  • 在与别人打交道时,我们应该基于这样的假设形式,那就是他们天生就是这样一副举止。因此,指望他们不那么令人讨厌,是毫无意义的。
  • 马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发现事物真实价值的技巧,如果我们分析某个事物,直到这个事物的构成元素时,我们就能看到这个事物到底是什么。 分析美酒时,我们发现他不过是发酵的葡萄汁而已。紫袍无非是用甲壳类动物的血块染成的羊毛。性不过是两个人的摩擦,以及一个人射精的释放。

第11 章 侮辱:论容忍奚落

如何看待侮辱?

  • 在受到侮辱时,停下来想想那些侮辱者所说的是否真实。 想想侮辱者,到底了解多少?
  • 思考侮辱的来源。 如果我重视他的意见,那么他批评的言论就不会对我造成打击。如果我把他视为一个十足卑劣的家伙,那么它的侮辱毫无价值。 在思考侮辱源时,可以把侮辱我们的人视为巨婴。

如何应对侮辱?

  • 幽默回应
  • 不做回应

第12 章 悲伤:论用理性战胜眼泪

  • 消极想象预防悲痛
  • 控制二分法
  • 针对过去的宿命论

第13 章 愤怒:论战胜反快乐

如何防止发怒?

  • 克制自己的某些倾向, 不要把别人朝着最坏的方面想,不要对别人的动机妄下结论。
  • 激怒我们的事情并不会真的伤害我们, 只是使我们烦恼。
  • 思考周围世界的转瞬即逝。(大框架)

如果已经发怒?

道歉, 弥补不良后果。

第14 章 个人价值观:论追求名誉

  • 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因为这个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 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赏,我们将不得不采纳他们的价值观。 我们将不得不过一种别人认为成功的生活。
  • 对失败的恐惧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归结为不得不忍受公开的嘲笑或者那些熟悉他们失败的人无声的怜悯。
  • 许多人,甚至是你的朋友和亲近的人都希望你做事失败, 因为你的成功会使他们显得不如你。

第15 章 个人价值观:论奢侈生活

  • 对财富和奢侈生活的追求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对名的追求的一种 其实对奢侈的追求更多的是想得到人们的羡慕和追捧。 因为人的基本需求其实是很有限的, 一些比较基本的财富就可以满足这些目标了。
  • 体验奢华之后,会刺激他们对更加奢华的事物产生欲望, 进入欲望老鼠圈。

第16 章 放逐:论在环境的变故中求生存

第17 章 老年:论被赶到养老院

第18 章 死亡:论良好生活的善终

第19 章 论成为一个斯多葛主义者:现在就开始,并准备遭受嘲弄

第四部分 斯多葛主义在现代生活中

第20 章 斯多葛主义的衰落

  •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斯多葛主义的冲突 一个遭受悲伤打击的人,应该将他的悲伤发泄出来,而不是压抑他,如果他感觉想哭,那他就应该哭。 斯多葛哲学的心理技巧是使用理性思考来克服消极情绪或者控制自己的欲望, 不沉溺于无法改变的过去或是当下的某些状况
  • 现代政治 如果不幸福不是我们自己的过错, 是政府的错。把改变的能力丢给了外界。
  • 对自我控制的要求 和现代的获得幸福的方法违背——很多人获得幸福的方法很简单。采取三步走策略,首先你将情况在脑海中那些欲望列出来一个清单,第二因为满足这些欲望,设计一个计划,第三,你要履行这个计划。 斯多葛则是更多的要求控制自己的欲望。

第21 章 重新考虑斯多葛主义

  • 斯多葛主义让我们理性看待人类的一些进化过程中的本能倾向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 焦虑让我们有危机感避开危险, 对性、地位、各种欲望的追求让我们在原始族群有更大的繁衍机会。
  • 这些进化伴随给我们的本能倾向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没什么用了 我们可以使用理性的力量来克服这些本能倾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危害。

第22 章 践行斯多葛主义